【基金会】挑战不可能读书心得分享——David.chen

陶勇《自造》

文案:陈炜

组员:张晓云、何全

  医生写大众易懂的书,涉及的主题都往往会与人生命题有关。从医生的角度看待生命,疾病,死亡,关爱,技术与人文的关系,会与普罗大众的视角截然不同,你会从中感受不到一般人物对于恐惧,无知,抗拒的情绪纠结,而是能汲取更多的慰藉和通达。

  国外医生写这类书比较著名的是葛文德,他被誉为医生中最会写作的人。他的“医生三部曲”:《医生的修炼》,《医生的精进》,《最好的告别》,有着宗教般的情节,。他探讨更多的是,生命必须穿越复杂性(混乱、麻烦、不确定性、偶然性、多样性),然后追逐纯美的境界,但完美永远无法抵达,生命必然走向涅盘,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和宿命感的命题。

  国内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感官,无非高收入高低位等等这些比较能直接兑现利益的因素,很少有人在国内的环境和社会文化下,思考病痛,治疗,康复,死亡这些想要逃避又不得不面对的的现实。我们能上升到信仰般的理念,往往直接沉迷在各大医院的“神医医术”的缔造,救百姓予水火中重生的这样一种传统执着上,以及对于医保,医患等等现实局限报以无力的愤慨。

  陶勇在经历那场严重医患关系的破坏后,未尝对社会产生怨恨,以及对于医生这份职业的失望。陶勇在《自造》这本书中的展现的行医感悟和思索,应该受到葛文德的影响,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底层韵味中,探索着医生,医患,医术,病痛,治病,健康等等重大命题的意义和内涵。陶勇这一路的心路历程,就是一条“在不完美中探索行医的真相,从仁心仁术到追求卓越,坦然面对衰老与死亡”上下求索的道路中探索,体会,感悟。

  陶勇在《自造》这本书中文字流畅,让大家喜闻乐见和他一起思考。虽然讨论的话题严肃和沉重,但是他碎碎念更像是一个知心朋友,聊聊最新发生地有趣的故事,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陶勇医生面对生活永远积极向上,永远热泪盈眶,永远保持希望

  《自造》这本书不同于他前一本书《看见》,在本书中,我们会发现陶勇在人生低谷和高谷的冲击和对比中,冷静下来抚慰伤口,振作精神,站在不同他人的角度,发现在人生不确定下,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,如何追求卓越,如何与生命兼容,从而华丽转型。

  这个世界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,人常说“大疫三年”,可是如今新冠这个魔鬼自从降临人世间后,远远没有消失,随时都在我们身边“张牙舞爪”,周围的环境不确定性增加,人们的生活,工作多少都受到影响。如果一直纠结在这几年的剧烈变化,时间财富的损失上,以及对于新冠的恐惧中,人生的道路走得就难免悲凉,这种境地是需要我们警惕的

  我们常常对各种无能为力的事情感到沮丧不安,比如已经发生的事情,别人的态度和行为,或者仅仅是生活事实,比如变老和死亡。我们可能很清楚,自己不能或不太可能改变这些,但是仍然难以克服这种情绪。我们更应该像陶勇一样,真正思考一些问题。类似斯多葛派有一些看似比较直接的建议,来应对这种状况:任何时候都要记住你能控制什么,你不能控制什么,当涉及你控制不了的事情时,只需接受它本来的样子。就是这样子,我们只管做好自己的工作,照顾好自己的家庭。生病的时候,好好治病,健康的时候,平时保持锻炼身体的习惯,从容面对。这也是这本书给我们的启发。

返回列表